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聪明人都进来学习了

刘三洪 重庆市中医院 2023-01-06




此物寄相思


佳节品月饼


初灯盼团圆


月儿高高挂


月家

圆好


阖家团圆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团圆夜。为了庆祝,也为了传承,我们演绎了传说,创造了习俗。每一项都有着顺应时令的依据,都藏着对家人健康的关心,让文字记录成诗,刻进典籍。



一月一月圆,唯八月十五可玩


“月可玩。玩月,古也……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唐代·欧阳詹《玩月》


习俗“玩月”,始于唐代,之所以时间定在八月十五,是因为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唯有秋天气候爽宜,夜里玩月,也不会因此而受寒,引发病症。


都见嫦娥奔月,不见蟾宫孤苦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


羿向西王母求来了不死之药,妻子嫦娥偷吃了因此飞升天界,在月宫变成了一只蟾蜍过着清苦孤寂的日子,所以月宫又叫“蟾宫”。蟾蜍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载:“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匿,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


月中有什么,白兔捣药复春秋


“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端,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汉乐府《董逃行》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被称作“玉兔”。这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旧言月种有桂,吴刚伐其千年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唐代《酉阳杂俎·天咫》


桂花寓意高洁、美好。古人将考中状元、进士称为“蟾宫拆桂”。农历八月,又称桂月,是赏桂的最佳时节,中秋赏月品桂花酒既是应时养生,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桂花酒祛除胃寒效果更佳,因为酒具有增加药效的作用。其温而不燥,温润脾胃,对于解除秋燥季节的燥气用一定的作用。


八月石榴笑开口,中秋节庆唱团圆


“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得安国石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晋代·张华《博物志》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中亚安国带回了当地的植物——石榴。石榴入药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云:“药家用酸者”“入药惟根、壳而已”“子为服食者所忌”。石榴入药的部分是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晒干。其主要功效为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用于久泻、久利、带下等证。


月饼虽好,可不能贪多


“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松香柔腻,迥异寻常。”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大多高糖、高油,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肥胖者脂肪含量高,糖尿病忌食高糖,胆囊炎、胆石症、十二指肠炎、胃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均不可多食月饼。品尝月饼的时间最好是午睡起床或晚饭后1小时,而不宜早上醒来空腹食用。在半空腹或空腹状态下将月饼分切进食,不至给肠胃增添太多负担。

 

作者简介

刘三洪 博士 主治中医师

主研方向为中医亚健康临床研究。擅长失眠、心慌、头晕等心身疾病的诊治;专注于反复感冒、自汗、手脚冰冷等亚健康状态调理;对肩颈痛、腰痛等痹证有独到疗效;对女性痛经、月经量少、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不孕不育、弱精、肿瘤等内分泌、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到周六全天门诊

出诊地点:南桥寺院部治未病中心(C幢1楼)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市级治未病专业平台——“重庆市治未病中心”,重庆市中医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治未病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科室以传播、践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的主导作用,致力于为体质偏颇人群、病前状态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管理人群及有养生保健需求者,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真正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

科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中医传统及现代仪器四诊辨证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项目,并提供个性化的中药调治,包括汤、丸、膏、散、酒、茶等传统中药剂型,以及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穴位贴敷、药浴、熏蒸、刮痧、点穴、祛蚊香囊、安神枕等传统干预技术,并配合起居、饮食、运动等养生保健方案。

往期精彩推荐

科普新知 | 新“生”的力量——你不知道的中医养生文化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今天起,17位专家在线问诊!


医路之光 | 传承发展 开拓创新:重庆市中医院普外科再攀技术高峰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李群堂 林贤梅 庄文革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